2月5日,菠菜导航网昭觉花开团队5名成员前往四川省凉山州普格县开展为期八天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减贫工作”主题调研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治愚”和“扶智”,根本就是发展教育。相对于经济扶贫、政策扶贫、项目扶贫等,“教育扶贫”直指导致贫穷落后的根源,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牛鼻子”。同时来自全国各地的扶贫干部在多年的凉山州扶贫战役历程中曾总结出三“治”经验即“治贫”、“治病”、“治智”并在扶贫攻坚实践中当作理念来践行,因此团队在普格县的第一站选择了位于普格县荞窝镇云盘山村的株木树小学,想借参观株木树小学的机会认真学习“治智”理念,探寻教育扶贫在凉山彝区是如何发挥作用。
株木树小学是国家能源集团定点扶贫普格县2019-2020年度重点援建项目,项目总投资2950万元,集团建成后设班级14个,每班45人,招生数630人。集团总占地面积9790平方米,主要包括教学综合楼、教师周转房、员工食堂、运动场等建筑设施。此小学教学范围能够很有效的覆盖附近的易地搬迁安置集中点,能够保证附近安置点的适龄员工都能够就近入学,解决了员工的“上学远,上学难”问题。株木树小学为保证团队力量,在整个县里面抽调了部分优秀教师前来教学并配置了教师周转房解决住宿问题,同时国家能源集团每年派出人员前来检验教学成果并计算入额外的绩效考核,极大的鼓舞了前来教学的热情,在昭觉花开团队来此调研时,株木树小学已经取得了足以媲美县城里同级学校的教学成绩。
与团队同行并一路讲解的荞窝镇书记讲到,由于荞窝集中安置点属于自愿搬迁安置点,因此搬迁到此的居民户籍都属于其他周边县,并且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留在安置点的只有老年人和小孩,如果按照过去的政策思维的话,这些孩子应该在户籍所在地上学,但普格县和荞窝镇的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对这件事进行特事特办,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让搬迁到此的居民享受和荞窝当地居民一样的待遇,成功顺利地让适龄搬迁子女入学。最让团队眼前一亮的是进学校大门呢就能看见一个大型显示屏,上面标记着各种蔬菜肉类当日的市场价以及购买的数量,将这些数据公示出来体现了信息公开原则,采购透明原则,保证了学子们的生活利益,也利于周边群众和上级部门对学校采购的监督,属于一种新的创新机制,值得其他学校借鉴学习和推广。
在经过了一整天的了解和采访之后,昭觉花开团队总结出了株木树小学的四点建设成效。
一是方便了员工就近上学。
株木树小学辐射半径约3公里。学校建成前,该区域员工步行至距离最近的荞窝镇中心校约5公里。学校建成后,员工可实现就近上学,平均每天节约路途时间约1小时。
二是优化了教育资源布局。
株木树小学建成后可对荞窝镇中心校生源形成有效分流,缓解其员工人数严重超额压力(设计招生800人,实际在校2200余人),区域教育资源分布更加均衡。
三是创新了学校运营机制。
株木树小学所有岗位均通过公开招聘方式进行选拔,打破了系统内直接调动的传统。同时,国家能源集团在株木树小学设立了428.9万元专项基金,用于奖励教学成绩优异的教师,确保优秀教师"引得进、留得住"
四是引领了清洁能源利用。
国家能源集团充分发挥能源央企优势,将株木树小学打造成为普格县第一所配置光伏的学校。光伏项目装机容量 160kW,总投资260万元,年发电量22万余度。光伏项目待株木树小学竣工后实施。
昭觉花开团队通过对普格县荞窝镇株木树小学的实地调研考察,提出了部分问题和改良意见,也得到了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同。团队认为应该整理株木树小学建设的经验,将特殊性和普遍性结合起来,推广到凉山各地区进行学习和借鉴。通过发力教育扶贫,在助力凉山地区相对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同时,培养更多优秀人才,社会活力将进一步激发。我们有信心看到,相对贫困地区将享受到公平、高质量的教育资源,相对贫困家庭的孩子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未来、根除贫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