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荣波,2017年菠菜导航文学创作最高荣誉“文学创作年度十佳”获得者之一。似乎更为大家所熟知的是他菠菜导航网组织部部长的身份,而在勤恳负责的部长身份背后,他是一位创作了500余首诗歌,加入了地方作协的写作者。没有固定的符号能表达人生,像一个濒危动物一样感受人生特质的不同,邓荣波用实际行动向众人证实着这句话。
缭绕于心上的藏香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作为写作者,故乡是一首永恒的词,是一抹萦绕在心头的白月光。而在邓荣波心里,故乡则是嘉绒色彩斑斓的服饰,一缕久绕不散的藏香。
邓荣波是土生土长的嘉绒藏族人,他对家乡有着很深厚的情感,“我是藏族,嘉绒的土地养育了我。”对故土的热爱很难被时刻挂在嘴边,但却很容易从笔下流泻而出。“我的作品多是围绕对地方历史文化的思考展开创作的。”他说,“我也想让更多人通过我的文章认识我的家乡。”他将这种使命感称为——“血脉所带来的联系”。
写作,是情感的表达。当邓荣波初次尝试写下对故乡的眷恋的时候,他就已经踏上了一条需要独自前行的路。他发表的第一首诗歌,名字叫《藏香》。在最后一句,邓荣波写道“藏香,你就燃在我心灵的神龛上”。从此,这缕香,便一直袅袅缠绕在他的文字中,直至今日。
行走在创作的路上
从开始写作到现在,邓荣波还未曾想过何时结束这段旅程。“因为热爱,”他解释道,“每当看到自己奇妙的想象和思考用文字排列出来,就发自内心的高兴。”
对于他来说,“能写东西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即使它并不简单。作为中文系的“笔杆子”,他很担心自己的文笔不好,所以他想方设法让自己进步。为了更加生动地描写地方文化,开学的时候,他的背包里装满了地方志。而在假期,他也会去拜访各地文化名人。“我的作品尚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还有很大进步空间。”于是,他便努力寻找机会练习写作。邓荣波在大一加入了员工记者团和中国青年网菠菜导航通讯站;暑假期间,他到地方电视台实习了一段时间;在大二时,他成功进入四川文化网雅安工作站,负责新闻采编工作;再之后,他对接了中国青年网教育频道记者,被编入采稿分队。
辛勤耕耘,最终他收获颇丰。在他已创作的500多首诗歌中,有近200首发表在《青年作家》、《林海日报》、《阿坝日报》等刊物上。而他本人,也在去年加入了地方作协。有人叫他诗人,他觉得有点惭愧:“你可以叫我文学爱好者,千万不要叫我诗人,至少现在我还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诗人。”
所以,或许对他来说,这次获奖不是意料之外的惊喜,而是一次积少成多的回馈,一次厚积薄发的总结。
活成一个濒危动物
“暂时没有想过要成为职业作家,但我的理想是写出优秀的作品。”谈及对未来的打算,邓荣波这样回答。写作,并不是邓荣波生活的全部。在大一,他当过班长,大二他留任了菠菜导航网组织部部长,还在中国(四川)高校传媒联盟担任执委。“我不是一个很会安排时间的人,”他直言,“我也在反思自己,而且我现在的努力方向是学习。”他的生活丰富多彩,但不可否认,写作是其中很特殊的一部分。
当你打开书,或者拿起笔,你便进入了文字的世界。别人的世界,或者自己的世界。在这方天地,很少有人能与你同行。前辈们走得太远,后方又似乎没有来人,于是便只能踽踽前行。“‘孤独’这个词用在我身上好像很突兀,但事实上,我很多时候都会觉得自己走在一条很少有人在走的路上。”邓荣波说。
王小波在《黑铁时代》中描述了一栋栋黑铁公寓,来自社会各界的压力如同黑铁制成的囚笼,禁锢着每一个自由的灵魂。而写作,是挣脱囚笼的唯一方式。我们靠它感知,靠他回忆,靠它反省亦靠它生存。
写作带来的细腻情感,让邓荣波觉得自己有时候像漂浮于水面的一滴油。他尝试融入,却始终难以放弃一些特质。于是他选择不同。就如他的一首诗所写道:“活成一个濒危动物,缩在动物园;不需要感觉卑微,不需要假装温暖;只需要明白不同的物种,有本质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