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爬满青苔的乡村小路,一群人在林中穿行,出口就在前方,隐隐约约的鸡鸣狗吠声和乡村特有的猪粪气息传来,暗示着前方目的地是个寻常的小村落。
为了更好地了解家中有孩子且选择家教补课的家长对于家教的宝贵看法和意见,继前两天的街头随机问卷调查结束后,问浩家教市场调研队开启了调研的第二个阶段——联系曾经通过川农问浩家教部获得家教支持的家长,前往其家中进行关于家庭教育的走访调研。7月8日上午11:00,第一小组的4名成员踏上了寻访的道路,目的地是位于桃花山前的青元村,采访对象为家长姚丽群。
姚阿姨为人随和,家中小孩今年九月正好升初一。简单地相互寒暄后,大家围坐在客厅的小沙发上,采访很快步入正题。据了解,作为家长,姚阿姨找家教最看中的人品,其次是性格,最后才是学识。但她又笑言:“这仅是我个人看法,我想,孩子处在不同的年龄段需要的家教老师肯定不同,如果孩子处在高三升学压力下,找老师肯定学识优于性格了。”其次,她表示,由于自身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课业辅导感到吃力,选择一名优秀负责的家教老师,对孩子对家长都很有帮助,她说:“以前也送孩子去过补习班,但小班授课肯定比不上一对一,老师也总是报喜不报忧,与其说是补习,不如说更像托儿所”。此外,对于“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影响”“家教与教育机构选择的不同”以及“家教地点的选择”和“对老员工家教的看法”等问题,姚阿姨都很认真地一一作出了回答。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家教老师是否应该接受家长的小礼物以及在家长家中吃饭”的问题,她睁大眼睛很认真地说道:“真的没什么,人家老师有时给自己的孩子补课错过了吃饭时间,于情于理都该留人家吃个饭。老师如果总是客气拒绝,反而生疏了。至于送礼,家里要刚买了新鲜桃子,我送老师两个。这两次孩子考得好,老师也送了孩子两本他喜欢的课外书。礼尚往来,关系就拉近了。”这样的回答与以往家教部秉承的“不得接受家长任何礼物”的家教原则是不一样的,值得考量。
说到底,教育本就不能和人情分开,老师和员工的关系越好,默契越强,教学成果也才能最大化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