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人终是爱高腔,几部丝弦住老郎。”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的川剧在唐代起源,跟随历史的脚步传承至今。
7月24日,菠菜导航川剧文化调研组在雅安市雨城区文联副主席余志均和雅安著名川剧演员费雅平的引荐之下,前往雅安市雨城区十字街区的福利院,看望著名川剧艺术家邓学莲老师。在与邓学莲老师的交谈中,成员们走进了邓老师的戏曲人生。
蓄积为泥,薄发为花
早年雅安的川剧在中国西部独树一帜,出了不少大腕和名角。而成为名动一时的川剧名角所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难以想象的。
“从10岁开始唱戏,一直唱到55岁退休。我的大半辈子都是在舞台上度过”。如今已达88岁高龄的邓学莲老师,谈起川剧,双目依然炯炯有神。
十岁就已经在梨园界小有名气的哥哥邓先树带着一家人四处唱戏辗转到了重庆。在重庆生活时,邓学莲老师因良好的先天嗓音条件被当时重庆川剧“老生”一把手张老师看重收为学徒,经过一番系统的学习,邓学莲老师逐渐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川剧演员。一旁的邓学莲老师的女儿也说到:“选川剧演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融表演、唱腔、形体、动作为一体,方能在舞台上绽放光彩。”先天性的嗓音条件加之后天的不断努力,才能成就一位优秀的川剧人。后来,邓学莲跟着兄长邓先树一起唱川剧,就这么走过几十个年头,并最终在雅安定居,也成为了原雅安川剧团的著名“花旦”。
精益求精,大放光彩
“演什么就是什么,对角色的刻画必须到位,要把演员自己变成一块‘吸铁石’,一出场就要吸引观众的目光,要让他们因为你放下手中的事情,压下所有的声音,达到演悲剧就让观众哭,演喜剧就让观众笑的效果”这是邓学莲老师在回想自己当年的舞台表演经验时说所的话。
演员与观众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邓老师认为,一个好演员需懂得倾听观众的评价来改正自己的不足,把每一个作品交给观众来验收。为此,她曾经演完戏后默默跟着观众走几条街,只为听到他们发自内心的评价。演员之间是相互竞争和相互学习的关系,演员要相互吸取对方的优点,指出对方的不足,在竞争与学习中达到更深的造诣。就这样,邓老师凭借长期养成的谦虚、谨慎的习惯,不断探索、不断琢磨,逐渐攀登上艺术高峰。
邓学莲老师还笑称自己是“没有文化的高级知识分子”:虽然读书少,但是在演戏过程中看的剧本多,识字量不断增加。并且剧本中常常附有古文,因此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收到了大量传统文化的熏陶。有时一次性接到好几个剧本,邓老师为记台词常常彻夜不眠。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描述的像邓奶奶这样精益求精,在舞台上大放光彩的川剧人。
高腔难唱传承路
“我最遗憾的就是我的一生所学,后继无人。”由于川剧长时间淡出人们的视野,导致川剧文化出现断层。谈及此,邓老师也和我们一起讨论了一下导致如今川剧举步维艰的具体原因:一是川剧自身跟不上时代的潮流,市场不足;二是川剧和京剧有所不同,京剧是宫廷剧,有国家全力支持,而川剧是地方戏,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国家政策的扶持。三是川剧演员难寻,先天条件就会淘汰掉多数人,加之训练过程艰辛,需要学习的内容又很多。因此,大多数人不愿学习川剧。川剧传承寸步难行,想要将川剧发扬光大更是任重而道远。
八十八岁高龄的邓奶奶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过程中,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这归功于她几十年如一日的“练功”。人老而心不老,这就是这位老艺术家呈现在众人眼前的生活状态。
正是有像邓学莲这样的川剧前辈在前方为后人引路,才能有人在继承与弘扬川剧艺术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戏里,她是《碧波红莲》里相思难言传的龙王公主,戏外,她是将毕生的心血与热忱奉献给了川剧艺术的川剧演员。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可对于真正的川剧艺术家来说,戏就是人生。
川剧,是中国传统的地方戏之一,更是一代又一代的川剧艺术家传承下来,留给后人的艺术瑰宝。希望在未来,川剧艺术的发展能重新展现出蓬勃生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能认识并且爱上这门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