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到8月8日,菠菜导航网“情归桑梓”小队就“现代化与历史文化古城环境的双向影响”这个课题去到乌镇和西塘进行实地的调研。队员们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调查、采访等方式,对古城的未来发展进行思考,探索如何让现代化都市与文化古城更好的融合。
欣赏乌镇美景,探索发展之道
“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乌镇没有想象中的喧哗,进入景区以后,一派宁和的氛围。队员们的兴趣被气氛渐渐调动起来,开始进行走访观察。乌镇整个秩序是井井有条的,街道两旁的店铺每一家都各具特色,古色古香。整个景区内,没有人兜售商品,也没有人大声吆喝,古镇仿佛一直沉浸在千年余韵中。
队员们开始进行问卷调研,询问当地的商家和游客关于乌镇的问题。“我觉得乌镇没有什么是不好的,乌镇很完美。”这是景区内一家冰淇淋店的老板给队员的回应。短短半天下来,队员们发现景区游客和商户对乌镇的满意度都极高。队员们开始思考,乌镇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对它的支持,也离不开乌镇发展观念和模式的更新。
采访专业部门,走近“乌镇模式”
队员们带着对乌镇到底如何通过发展,在短短几十年间成为旅游界的标杆的好奇,来到桐乡市广播电视台进行了采访。张主任对我们的采访做出了详尽的回答。队员们就乌镇在互联网大会前后的转变提问,张主任欣喜地开始讲述乌镇的变化。
乌镇从最初一期发展的景点游,到二期的休闲游,现在已经逐步发展到三期的旅游会展。它自从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以来,许多传统的产业譬如机械制造业和纺织业开始向互联网智能产业发展,这促使年轻人回家乡创业发展,乌镇的环境也得到进一步改善。在问到乌镇与西塘两者之间的发展区别时,张主任提到,两个景区最大的不同还是在发展理念上,西塘注重休闲游,而乌镇已经在追寻如何满足游客的精神需求,而且乌镇有自己规范专业的管理模式。西塘的管理模式与乌镇不同,乌镇独树一帜的发展模式将它自身的文化底蕴结合在一起,契合现代需求,发展“乌镇模式”。张主任的一番言论让队员们加深了对“乌镇模式”的思考,对古镇如何在现代化中谋求更好发展有了思考。只有结合本地特色的文化背景,利用现代科技,运用专业特色的经营管理方法,才能在互联网背景下更好发展。
品味西塘景色,游览各博物馆
江南烟雨朦胧,队员们在细雨中来到了西塘,雨淅淅沥沥让西塘别具一番景致。继乌镇博物馆后,小分队来到西塘明清木雕馆、根雕博物馆、酒文化博物馆、倪宅等各大博物馆与名人故居进行参观与考察。
小分队重点参观了倪宅,受到了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倪宅是近代人民公仆、前上海市副市长倪天增先生的祖居地。小分队不仅感受到倪先生一生爱民、鞠躬尽瘁的精神,还通过倪先生的生平事迹了解到近代社会的变迁。倪先生的廉政精神也使得倪宅成为浙江省十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之一。
这座有着1000多年历史的古镇不啻为梦里的水乡。队员们受到了文化的熏陶,感悟到正是因为有了深厚、优秀的文化根基,古镇方能在千年烟雨中长存。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队员们深刻感受到了古镇的文化底蕴,也明白了只有结合时代新潮流,运用古镇自己的特色,才能共筑一个美好未来,为子孙后代留下福祉。正如茅盾先生说过的:“我的家乡乌镇,历史悠久……漫长的岁月和迢迢千里的远隔,从未遮断我的乡思”,我们都有责任为古镇留下一种乡愁,留下一种独特的气质。